如果大家都变成“老好人”,那么公司在启动新项目时也就听不见声音,原本的活力也会消失殆尽。
避免摩擦,就不会做出成果
摩擦是必须的。新事物都是在和不同事物的摩擦中产生的。整齐划一的同事之间互相迎合是不会产生“化学反应”的。
20多年前,我还是个刚入职的新人,所在的那家通信公司就不允许产生摩擦。当时,公司产品和服务尚且强大,员工只需老老实实按需供给就会得到好评。另外,评估纯粹依赖直属上司,员工受不受上司待见,通过考核成绩就可窥见一斑。那时,取得优异考核成绩的往往是这种员工:如果上司让去买甜瓜,即便是半夜,也会打出租车去买。以此获得好评的人,却不具备在公司外部活跃的能力。
如今,市场和顾客都发生了改变,人事评价标准和方法也发生了相应变化,即便如此,在很多公司里,按照以前的惯例做事的“大叔”仍不在少数。不主动迎合团队,仍有可能被冠以“麻烦家伙”的称号。
不过,当遇到重大情况时,却有可能被点名,“那个家伙是有点怪,但或许会有好点子,不妨叫过来问问”。如此这般,机会就转到了取得成果的精英员工身边。
让对方愉快答应的交流方法
坚持己见、强力说服,大家反倒不会接受。排名前20%的年轻员工,大多持有“应该论调”:“这个绝对奇怪,应该这样做!”但实际情况是,他们如此强调自己的想法,却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。